肠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上辈子欠他她的jsiywuf1 [复制链接]

1#

上辈子欠他(她)的


偶遇多年前被派去管知青厂时的知青小林,惊喜之余,心中竟涌起一种久违的牵挂。在得知其孩子正在读大学,已成了真正的“知青”时,我们对日月如梭抒发了一番感慨。在知道其母亲已过世后,又好一顿感叹生命的脆弱与短暂。


    在聊到她父亲时,我关切地问道:“你母亲去世了,你父亲吃饭怎么办哪?”


    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,当年的知青厂都是单位为职工子女就业创建的,为此,像我这样被派去管知青厂的人,先认识的不是这些知青,而是他们的家长。小林的情况也不例外,早在调到知青厂之前,我就与她父亲是老熟人。知道他是解放战争时期参*的老干部,跟着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广东,有资格,也有工作能力。如果不是脾气不好,怎么也不至于快退休了还在我们厅挂个主任科员的虚职,也不至于让孩子到知青厂上班。


    小林与她父亲一样,也很有能力,但脾气和做派却像她母亲,能干又文雅。那时,每当我们有个早出晚归赶不上饭顿的时候,就去公司附近的小林父母家蹭饭。倒不是想经济上占什么便宜,而是觉得她母亲总是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得多样、可口。哪怕就是几样咸菜,与众不同。此间,我们看到小林的父亲在家是真有地位,可谓是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。要说油瓶子倒了都不扶那是夸张,反正是基本上啥也不干,也不会干。他的这种“地位和资格”让我们这些比他小不了几岁的人既羡慕又嫉妒,但羡慕可以,嫉妒确实不行,因为时间一长,我们发现老林在家的地位都是小林她妈给惯的,每当老林干点什么活儿的时候,她总是走过去、抢过来,表面上说嫌他碍事,嫌他干不好,其实谁都看得出来,他是不舍得让老林干。


    我所以在得知小林母亲去世后打听她父亲做饭怎么办,就是因为我知道他这一辈子都没干过家务活,这下老伴没了还不得挨饿呀?


    不料小林却告诉我:“哎呀,人家现在炒菜、做饭,啥都会做了,还会做大菜呢。”


    我说:“原来他不是啥都不会吗?”


    她说:“那是跟我妈过的时候,现在不是又找了一个吗?”


    我问:“又找了一个?多大岁数?”我以为这老家伙找了个小媳妇,让人家给调教的。没想到小林说:“别提了,比他还大两岁呢。”


    我说:“那怎么还自己做饭,还得他伺候着,图个啥呀?”


    “说的是呀!起初我们都觉得我妈去世了,他又不愿意同我们住一起,可自己又啥都不会干,找个人伺候着也对劲。哪知道找的人岁数比他还大,而且啥也不会干,还得他伺候人家。但我爸那脾气你知道,他要办的事我们也拧不过呀。”


    我问:“你们总该知道这个人是哪儿的吧。”


    “知道,说是他们当年一个部队的战友,在一所大学当了挺多年领导。俩人在老干部活动中心碰上了,没几个月就搬来了,还正八经的办了手续。我这个姨自己有劳保、有房子,又没有儿女,所以经济上倒不占我们便宜,而且对我们、对我们的孩子可好了。问题是我爸那么大岁数了,还得伺候她。每次我们回家一看见我爸干活,就想起我妈伺候他的时候,心里可难受呢。”


    没法安慰,没法解释,也没法改变。与小林告别后我还一直在想,老林怎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?唯一的解释就是上辈子她妈欠她爸的,而她爸又欠这个女人的。当然这是不可能的。赞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