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上购药买用分离存隐患 [复制链接]

1#

上购药 “买”“用”分离存隐患


有统计显示,消费者通过上药店集中购买的品种主要有常用药(48.84%)、减肥产品(14.95%)、药妆产品(14.32%)、保健品(12.5%)。上购药的渐趋活跃,与络的发展有关,更与上购药价格优惠、购买便捷有关。


  但与到实体药店购药相比,上购药目前有一个有趣的现象,就是购药人与用药人的分离:上购药者可能只买不用。一般情况下,是青年人通过上进行购药,将购回的药品送给老年人服用。比如,儿女通过上给父母购药。


  我们知道,老年人是用药的主要群体,资料显示,老年人药品的消耗量是青壮年人的3~5.5倍。而我国现有的2亿多民中,青年人占绝大多数。北京金象大药房的统计发现,上药店的用户主要集中在18~35周岁这一年龄段。这一群体具有 极频繁的上经历 ,其购买欲望易受 更优惠 的价格因素刺激,而 更便捷 的送货上门方式更是满足了他们足不出户的购药需求。


  这种买、用分离情况,由于多发生于家庭内部,互相间的亲情信任使得药品使用者对购回的药品质量不加怀疑,常常放心使用。如果购药人缺乏必要的药品知识,或者对购买假药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,则很可能会购回假劣药品。现在,络上形形色色的药店很多,其中有相当部分并未经过批准,其所售药品质量不可靠。而北京金象大药房的调查又显示,有67%的上购药消费者不懂得如何区别非处方药和处方药。


  例如,某老人患有 老慢支 ,曾多方求医,但效果不佳。一日,其子在某站看到一则广告,称其研制的国家级新药 协和咳喘胶囊 可以 彻底根治呼吸顽疾 ,并承诺 7~10天即有明显疗效,无效退款 ,其当即花1360元,从该站邮购了两个疗程的药品,送给父亲使用。起初,老人服用后感觉效果不错,气喘明显好转,但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,便开始头晕,浑身无力,老人怀疑药品质量存在问题。其子遂到药监部门咨询,药监人员发现,该药品外包装上虽注有 100%纯天然 、 功能主治 、 用法用量 、 生产批号 、 国药准字 及 协和咳喘胶囊 等字样,但胶囊内的颗粒大小悬殊,非常不均匀,有明显的化学药品碎片。经检验,该药系添加了激素、精神药品等成分的假药,患者长期服用极易导致乏力、胃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。


  上购药买、用分离的情况提醒人们,在选择络购药方式时更须谨慎。首先要验证站的合法性,看其站首页的显著位置上有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的《互联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》,如果没有,请勿交易;其次,要理智对待药品广告,不仅自己不受药品广告的左右,还要说服用药的老年人, 不看广告看疗效 ,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不盲目服药;再次,不在上购买处方药。上销售的假药,多非常用药,而为 特效药 ,这些药通过正规途径购买,如果没有处方,一般是买不到的。消费者通过上购药时,最好只购买安全性较高、疗效确切、*副作用小、质量稳定的非处方药,而不购买处方药。


  此外,为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,建议合法的上药店开展更多的用药安全宣传,一方面可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,另一方面也可提高上药店的知名度,一举两得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