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生活中很多人由于饮食不规范导致各种疾病,尤其是肠胃方面的疾病很多。肠炎这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会让患者经常出现腹痛,严重地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。那么,怎么判断是不是肠炎?得了肠炎又该如何调理呢?
什么是肠炎
肠炎是细菌、病*、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。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、腹泻、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。
图片来源大专家
肠炎的症状
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,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。
01
急性肠炎
夏、秋两季发病率较高,无性别差异。恶心、呕吐、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。
02
慢性肠炎
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,会出现腹痛、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,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。腹泻程度轻重不一,轻者每日排便3~4次,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;重者可每1~2小时一次,甚至出现大便失禁。
肠炎应该怎么调理
01
肠炎初期
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,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,所以,患者可吃流质食物,如大米粥、藕粉、鸡蛋面糊、细挂面、烩薄面片等。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,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,如米汁、菜汤、果汁、淡盐开水等,以补充体内水、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。
02
肠炎好转期
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大米粥、细面条、蒸蛋羹、咸饼干等。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,每日进食4~5次。需要注意的是,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,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,引起腹胀腹痛,增加患者痛苦。
03
肠炎恢复期
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,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,因此,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。饮食上宜吃些清淡、软烂、温热的食物,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、油炸、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,如芹菜、韭菜、蒜苔等。恢复期后2~3天左右,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。
生活预防小知识
01
注意个人卫生
上洗手间后,要彻底清洁双手,养成良好的习惯,以免沾污食物或食具,使家人受感染。
02
煮食时双手保持干净
煮食时,双手接触过未煮熟的食肉类如家禽、鱼等,要及时洗手,用过的器皿及用具宜以热水冲洗,有消*作用。
03
注意食品的保质期
购买食品时,要留意过期日子,必须在使用日期前食用。开罐后要尽快食用,不可放在罐内或放入冰箱过久,以免食物变坏,不慎吃下而染病。
04
注意蔬菜水果
新鲜的蔬菜及水果,必须要冲洗乾净,以防农药未清,吃下致病。
05
影响外貌
生或半生熟的食物(如牛肉)容易致病,食物煮时要不时反转,确保食物热透。
我是城东君,欢迎点个“在看”,如果您有相关的疑问,直接直接扫下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