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来势汹汹别急,预防方法教 [复制链接]

1#

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、多种因素引起的

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

严重者可以引起水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

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%由病*感染引起

以轮状病*引起的秋冬季儿童腹泻最为常见

主要经粪—口传播,也可经呼吸道感染

发病年龄以6个月—2岁小儿多见

临床表现

1.表现为腹泻,排*色水样大便,无腥臭味,一般5~10次/天,重者超过20次/天。

2.常并发脱水、中*及电解质紊乱,多数伴有发热。

3.本病为自限性疾病,自然病程的3-8天,潜伏期1—3天。

4.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。

大便特点

?次数多?少许粘液?水分多?蛋花样?量多?无腥臭味?呈水样便

大便性状如下图

脱水判断

1.观察小儿神志变化及精神状态。

2.皮肤粘膜干燥程度以及皮肤弹性。

3.观察小婴儿前囟及眼窝凹陷程度、哭闹的时候有无眼泪。

4.肢体温度、体温变化情况、尿量多少。

5.末梢循环、心率、血压、脉搏。

密切观察主要治疗

1.腹泻的治疗原则为调整饮食,预防和纠正脱水;合理用药,控制感染,预防并发症的发生。2.调整饮食,注意饮食的种类及量,给予少渣半流质饮食为主,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,减少哺乳次数,缩短每次哺乳时间,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。3.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,口服补液(ORS)可用于预防脱水及纠正轻、中度脱水。中、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衰竭者需静脉补液。

警惕药物治疗

1.控制感染:病*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,一般不用抗生素。2.肠道微生态疗法: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,抵御病原菌侵袭,控制腹泻,常用双歧杆菌、嗜酸乳杆菌等制剂。

3.肠黏膜保护剂:腹泻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有密切关系,因此维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是治疗腹泻的方法之一,常用蒙脱石散(思密达)。

4.对症治疗:腹泻一般不宜用止泻剂,因止泻会增加*素的吸收。

5.预防并发症:迁延性、慢性腹泻常伴营养不良或其他并发症,病情复杂,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。

饮食疗法

1.继续饮食,满足生理需要,补充疾病消耗的能量。2.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,减少哺乳次数,缩短每次哺乳时间,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。3.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、酸奶、脱脂奶等,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、面条,少量多餐,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,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。4.呕吐严重者,可暂时禁食4~6小时(不禁水),待好转后继续喂食,饮食原则是由少到多,由稀到稠,由流质到半流质,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。5.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饮食。每天加餐1次,共2周。

液体疗法

1.口服补液盐(分次少量遵医嘱服用,并在服补液盐期间自由饮用白开水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补液盐,导致高钠血症、增加心脏负荷)。有明显腹胀、休克、心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。

2.遵医嘱予补液支持治疗,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。3.注意病情观察,尤其是有无脱水现象;密切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