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炎症性肠病(IBD)的病理生理学
IBD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,尽管病因还不完全清楚,但是肠道菌群异常、环境、遗传易感性、维生素D缺乏和氧化应激等都有可能与IBD相关。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改变与IBD之间有相关性。另外,IBD患者存在上皮屏障缺陷,肠道通透性增加,同时抗菌肽释放减少。
固有和适应性免疫与IBD的炎症反应有关。固有免疫中的模式识别受体如NOD和TLR通过识别微生物抗原启动机体的免疫系统,而这两种受体在IBD患者中有所改变,NOD2的突变导致NF-κB的不恰当激活。另外,IBD可能与结肠中适应性免疫对抗原的耐受降低或缺失有关。这种不耐受能引发细胞因子的释放,导致免疫细胞聚集。T辅助细胞如Th1、Th2、Th9、Th17的产生和Treg细胞的减少与IBD相关。克罗恩病(CD)患者中,Th1和Th17被激活,而在溃疡性结肠炎(UC)患者中Th2和Th9被激活。另外,固有淋巴细胞和NKT细胞与IBD的形成有关。
了解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对于探索IBD治疗方式非常重要。
图1在IBD的发生过程中,免疫系统的不充分激活导致Treg细胞的表达减少以及Th1、Th2、Th9和Th17的表达增加,进而导致γ干扰素(IFN-γ)、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和促炎性白细胞介素如白细胞介素-1β(IL-1β)、IL-6、IL-8、IL-9和IL-17的释放增加。
二
绿茶特性与疾病相关性
绿茶是由茶树的树叶制作而成,绿茶作为一种绿色饮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,绿茶中的茶多酚(GTP)在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方面一直享有盛誉。目前发现,绿茶含有丰富的*酮类化合物,也被称为儿茶素,还包括酚酸、可可碱、茶碱、茶氨酸和咖啡因。表没食子儿茶素-3-没食子酸酯(EGCG)是绿茶叶中最主要的儿茶素(32%~50%),另外还包括表儿茶素(EC)(6%),表没食子儿茶素(EGC)(18%~28%)和表儿茶素-3-没食子酸酯(ECG)(8%~12%)。这些成分可能占叶子干重的30%,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,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、肥胖、心脏病、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等多种疾病。
图2茶树(绿茶)中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
目前的一些疾病,包括IBD,与机体长期接触炎症细胞因子有关,如IL-1β、IL-6、IL-8、TNF-α和IFN-γ等。这些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免疫紊乱,形成慢性炎症反应,干扰胃肠道平衡,使得腹泻、腹胀、嗳气、出血、腹痛和患癌风险增加。
氧化应激也与炎症反应和IBD有关,它通过改变脂质、蛋白质和DNA,诱导组织损伤,干扰细胞凋亡和引起致癌细胞转化。研究表明,在几种致病机制中,氧化应激是IBD病理生理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它可以损害黏膜层、增加病原体入侵,刺激炎症反应并引发疾病。此外,由于蛋白质功能的改变,自由基能够加速细胞损伤并导致脂质过氧化,同时,它还与肠道生态失调有关。
本文旨在评估绿茶在UC和CD中的作用。
三
绿茶与IBD
1.研究方法
作者搜索了MEDLINE-PubMed和EMBASE(年10月至年9月)中的文章。搜索研究包括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、临床对照试验、双盲试验、随机对照研究、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、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和病例报告。用于搜索的关键词是绿茶和IBD、Camelliasinensis和IBD。基于这些关键词产生的参考文献列表,作者选择了包含动物和人体模型的10篇文章来进行阐述。进行这项研究是为了回答这个重点问题:绿茶能为治疗IBD提供一种新方法吗?
2.研究结果
在过去十年中,有9项研究证明了绿茶及其复合物在IBD中的潜在作用,现总结介绍如下。
现有的用于治疗IBD的药物通常具有很多不良反应,缺乏有效应答,存在很多并发症等问题。研究表明一些复合物能有效改善IBD患者的生活质量,减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。其中,茶多酚(GTP)因其抗炎、抗氧化和抗癌作用而备受